“妈,您带不好孩子就回老家!” 王梅眉头紧皱哪些证券公司比较好,眼中满是怒火,对着李大妈大声呵斥道。
“好好好,我下周就走,我听你的话。行了吧。” 李大妈满心委屈,无奈地回应着,泪水在眼眶里打转。
李大妈五年来不辞辛劳、任劳任怨地照顾孙子,可如今,竟被儿媳妇无情地赶出家门。
就在临走前,她毅然决定带走房子和自己的退休金。
儿媳见状,顿时急了眼,叫嚷道:“那是我儿子的钱!”
听到这话,李大妈并未与儿媳争吵,只见她缓缓掏出一样东西,瞬间,儿媳那不为人知的惊人秘密被彻底揭露……
01
儿媳妇生产那天,产房外的李大妈心急如焚,像热锅上的蚂蚁般来回踱步,整整四个小时,她就那样直愣愣地站着,眼神始终紧盯着产房的门,一刻也未曾离开。
展开剩余96%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,划破了紧张的寂静。医生抱着孩子,满脸笑容地走了出来,宣布:“母子平安。”
李大妈高悬的心,终于稳稳落地,听到这四个字,她的脸上瞬间绽放出欣慰的笑容。孙子的诞生,让她长久以来的心愿得以实现。
当初,为了儿子陈志远能和儿媳妇王梅在大城市落户、结婚,李大妈和老伴儿几乎花光了家里的大半积蓄。
“儿子、儿媳妇,只要你们俩能好好的,我和你爸花多少钱都觉得值。” 李大妈紧紧拉着儿媳的手,语气温柔地说道。
“知道了妈,我和志远一定会好好过日子,不让您和爸操心。” 王梅嘴角微微上扬,露出一丝微笑,轻声回应着婆婆。
看着儿子成家立业,只要他能幸福,李大妈和老伴儿并不心疼那些花出去的钱。老人家嘛,都盼望着能早点抱上孙子。
王梅在外企工作,当时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,她向李大妈表明:“近几年先不要孩子,想先全身心投入事业。”
“行,都听你们的,妈能理解,不就是晚几年抱孙子嘛。” 李大妈心里虽着急,但也不好表露出来。毕竟年轻人以事业为重,这是好事,她理应全力支持。如此想着,李大妈便说服自己,不再急切地盼望抱孙子。
那时,距离李大妈退休还有两年,她作为一名老教师,工作充实而忙碌。退休之后,她和老伴儿生活在小县城的一个老旧小区里。
每天的生活平淡且规律:清晨,在小区里活动活动筋骨;白天,大多时候与老伴儿待在家中;傍晚,出门购置些菜品,吃过晚饭便去遛弯儿,一天就这么悄然流逝。
然而,日复一日的重复,难免让人觉得单调乏味。
一天夜里,儿子传来喜讯,儿媳妇升职成为主管,工作已然十分稳定。李大妈觉得,家里也该增添新成员了,便在电话里委婉地提了一下。
“妈,再等一阵子吧。” 王梅的声音听起来有些低沉,说完便匆匆挂断了电话。
李大妈察觉到儿媳妇似乎不太乐意,也不便再多说什么。她寻思着,或许是小两口觉得经济上还不宽裕,不敢贸然要孩子,毕竟养育孩子可是笔不小的开支。
想到这儿,李大妈便每月从 6000 块钱的退休金里拿出 5000 块存进银行,暗自思忖:“我一个老太婆花不了多少钱,还是给孩子攒着吧。” 就这样,银行卡里的钱日益增多。
可就在李大妈满心欢喜,觉得有足够的钱养孙子时,老伴儿陈大军却突然病倒了。
“是肝癌,不过发现得不算太晚,积极配合治疗还是有希望的。” 医生的话,如同冷水般浇灭了李大妈心中的希望,但好歹还留有一丝曙光。
陈大军这一住院,家里的钱如流水般迅速花出去。
“先别告诉志远和小梅,他们离咱们这么远,回来一趟太耽误工作了,我这老头子还撑得住。” 老伴儿的话让李大妈犯了难,不知该如何向孩子们开口,只好暂且答应下来。
化疗的过程异常痛苦,原本精神矍铄的陈大军,被折磨得萎靡不振。老人家不太会玩手机,闲暇时只能出去走走,更多时候,便站在窗边,静静地望着窗外。
吃饭时,李大妈总是端着一碗稀粥,一勺一勺地喂给老伴儿。
“人老了,不中用了,辛苦你了老伴儿。” 陈大军满是愧疚地说道。
“这有啥,夫妻之间本就该相互扶持。” 李大妈轻声宽慰着陈大军,她从未觉得老伴儿是负担。
陈大军对她呵护了一辈子,年轻时许下的承诺都一一兑现,她没什么可抱怨的。如今老伴儿生病,她悉心照料也是理所当然。
“这几天我一直在想,得癌症去世的人那么多,说不定我也躲不过。别的倒没啥,只是就怕到死都抱不上孙子,那可就太遗憾了,唉。” 陈大军的一声叹息,如同巨石般砸在李大妈的心上。
是啊,癌症这病,说不准就会夺走人的生命,要是真到那一步,她定会追悔莫及。想到这儿,李大妈再也坐不住了,她委托老邻居照顾老伴儿,自己则提着些东西,匆匆坐上高铁,直奔儿子家。
打开门,看到李大妈站在门口,王梅惊讶不已:“妈,您怎么来了?怎么也不提前说一声?”
“我来看看你们,顺便商量点事儿。”
恰逢周末,陈志远和王梅都在家休息。李大妈大包小包地走进屋,连口水都没顾得上喝,便直奔主题。她不再隐瞒老伴儿的病情,如实告知了儿子儿媳。
“妈,爸生病了您怎么现在才说?”
“本来不想这么早告诉你们,可现在你爸的病情愈发严重了,他说…… 就怕临死都抱不上孙子。” 李大妈深知儿媳听了可能会不高兴,故而支支吾吾地说出了这番话。
“妈,您这是什么意思,难道爸病了我就一定要生孩子吗?您为了催生,什么话都能编得出来?”
“不是的小梅,妈没骗你,这都是真的。” 李大妈有些局促不安,下意识地搓了搓手,眼神求助般地看向儿子。
陈志远却默不作声,王梅性格强势,他向来都是妻管严,家里的大事小事都得听妻子的。
“妈把退休金都攒起来了,就等着给你们生孩子用。”
婆媳俩交谈了许久,最终达成协议。
“妈,孩子要是生下来,我工作太忙没时间管可咋办?”
“孩子生下来妈来带,你们安心工作,一点都不用操心。” 李大妈许下承诺,王梅这才点头同意。
02
备孕过程颇为顺利,陈志远和王梅只要一有时间,便回老家探望陈大军,平日里除了工作,便是认真备孕。两个月后,王梅成功怀孕。
即便怀了孕,作为公司部门主管的王梅,依旧没有放弃工作。直至生产当天,她还在办公室谈生意,最后是同事拨打 120 将她送往医院。
陈志远工作繁忙,难以分身。临近预产期,李大妈便早早赶到儿子儿媳家。接到消息后,她心急火燎地赶往医院。看着儿媳被推进产房,李大妈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儿。
生产过程漫长而煎熬,李大妈一刻也坐不住,整整站着等了四个小时。孙子平安降生,李大妈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笑容。
儿媳坐月子期间,李大妈无微不至地悉心照料。就连病中的陈大军,也特意坐车来到儿子儿媳家,如愿抱上了刚出生的孙子。
见到孙子,陈大军心情大好,病情竟也稍有好转。但医生叮嘱不能耽误治疗,陈志远便安排父亲转至当地医院,如此一来,李大妈便能同时照顾老伴儿、儿媳妇和孙子。
然而,她年事已高,每天要照顾两个人,还得带孙子,累得腰都直不起来。
“妈,要不咱们请个月嫂吧,这钱我和志远出得起,主要是怕把您累坏了。” 王梅将婆婆的劳累看在眼里,体谅地说道。
“不用浪费那个钱,我能照顾得过来。再说了,月嫂保姆毕竟是外人,哪有我亲自照顾放心。” 李大妈拒绝了儿媳的提议,她宁愿自己辛苦些,也不愿让外人照顾家人。
况且,如今请保姆费用不菲,家里有病人,儿媳又刚生孩子,处处都需要花钱,能省一点是一点。
但月子期间,王梅和李大妈常常意见不合。王梅想洗头,李大妈赶忙阻拦:“坐月子不能洗头,会落下病根的。”
“妈,月子病都是因为月子期间没休息好才得的,这头发再不洗我都要痒死了。” 王梅不仅要洗,还让陈志远帮忙,自己则躺在洗头椅上享受。
不仅如此,她还时不时让陈志远帮忙捏肩捶背,就连贴身衣物和袜子,也都是陈志远帮她清洗。
“娶她花了那么多钱,房子也是我们老两口攒钱买的,现在还得让我儿子这么伺候她。” 李大妈心里不禁犯起嘀咕。
但表面上,她也不好多说什么,毕竟王梅给家里添了个白白胖胖的大孙子,是家里的大功臣。
出了月子,王梅便去上班了,可陈大军的病情却愈发严重。
医生表示肝癌治愈难度极大,陈大军能坚持到现在已实属不易。或许是抱上孙子了却了心愿,不久后,陈大军便与世长辞。
李大妈悲痛万分,老伴儿的丧事办完后,她来不及沉浸在悲伤中,又得接着照顾孙子。
一次喂奶时,李大妈心神不宁,冲好奶粉便喂给孙子。直到孙子大哭,她才回过神来,只见陈小宝娇嫩的小嘴已被烫得通红。
李大妈顿时慌了神,赶忙抱着孙子去医院。
“奶粉温度不算太高,孩子只是嘴皮有点烫伤。你们做家长的可得多注意啊,带孩子可不是闹着玩的!” 医生的话让李大妈悬着的心稍稍放下,但她内心依旧充满自责。
晚上下班回家的王梅得知此事,急忙从李大妈手中抢过孩子查看。
“妈,烫伤可不是小事,幸亏今天不是开水,不然烫坏了小宝可怎么办!”
“我也不是故意的,我一时走神没注意…… 我下次肯定会注意的。” 李大妈低着头,双手不安地绞着衣角,像个犯错的孩子般解释道。
王梅还想说些什么,被陈志远打断:“你就别生妈的气了,她那么疼爱小宝,也不想发生这样的事。”
既然丈夫都这么说了,王梅便把到嘴边的责怪咽了回去。
从那以后,李大妈带孙子愈发小心翼翼,不敢有丝毫差错。
但婆媳俩观念差异较大,矛盾频发。
王梅认为要给孩子睡出圆头才好看,责怪李大妈不给孩子翻身,担心睡成扁头影响美观;哄孩子睡觉不能用力摇晃,只能放进婴儿床轻轻摇动;孩子生病发烧不能用李大妈的土方子…… 似乎李大妈做什么都不对。
起初,李大妈想着年轻人有自己的育儿观念,意见不合也属正常。她告诉自己,时代不同了,很多新的育儿方法自己可能不了解,应该多理解儿媳。
可直到那次,陈小宝身上起了湿疹,李大妈心疼孙子,便按照自己打听来的土方子,精心准备了草药,想给小宝涂抹治疗。她满心以为,这土方子虽看着土气,但说不定能药到病除。
哪晓得王梅一瞧见,脸色瞬间就变了,几步冲上前,“哐当” 一声,直接将李大妈手里的药罐狠狠摔在地上。药罐瞬间四分五裂,里头的草药撒得满地都是。
“妈,你给小宝涂的什么啊,你那老土办法都是封建迷信!” 王梅气得声音都变了调,眼睛瞪得老大,满脸的怒色。
“哎哟,这可不是封建迷信,这是我特意请人看的,小宝涂上就能好。” 李大妈心疼得脸都皱成了一团,她 “噗通” 一声蹲在地上,一边手忙脚乱地捡着草药,一边焦急地解释,“这可不便宜啊,全白瞎了,唉。”
王梅根本不领情,二话不说,一把抱起小宝,风风火火地去洗掉了他身上的草药。紧接着,便带着小宝直奔医院。一番检查下来,花了一千多块才把小宝的病治好。
而李大妈的土方子,虽然只是小小的一罐,但只要三百块。明明三百块能解决的事情,非要多花那么多钱。家里的钱都是儿子辛辛苦苦挣来的,又不是大风刮来的。李大妈心里越想越不是滋味儿,觉得儿媳太不会过日子。
这件事让两人心里都憋了一股气,整整冷战了两天,谁也没跟谁说话。家里的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,陈志远虽然察觉到了婆媳间的异样,但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,装作什么都没发生,每天照常上班下班,对这场婆媳矛盾选择了置身事外。
日子就这么磕磕绊绊地过着,类似的矛盾却时常上演。
“妈,您那套早过时了。” 每次小宝生病,王梅总是满脸不耐,话语像利箭一样射向李大妈。
“怎么就过时了,志远小时候发烧也是这么治的啊。” 李大妈满心委屈,却又忍不住辩驳,可每次回应完,换来的往往是更加长久的沉默与冷战。
在这一次次的矛盾中,李大妈和王梅之间的婆媳矛盾像雪球一样,越滚越大。两人就像陌生人一样,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,却几乎零交流。
而每一次打破冷战的,总是李大妈无奈地主动开口,可即便如此,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只是表面上缓和一些,内里的矛盾却从未真正解决。
生活的不顺心,让李大妈愈发思念离世的老伴儿。无数个夜深人静的夜晚,她只能一个人偷偷抹眼泪。更煎熬的是,夜里李大妈根本睡不了一个整觉。
孙子还小,夜里睡一会儿就会哭闹,她就得强撑着疲惫的身体,起身给孙子喂奶、哄睡。上了岁数的她,身体本就大不如前,哪里经得起这样的折腾,每天都累得腰酸背痛,胳膊也疼得抬不起来。
可谁让她当初承诺照看孩子呢,再苦再累也得熬着,等孙子大一点就好了。每次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,她就这样给自己宽心,咬着牙坚持下去。
时间过得很快,一转眼小宝学会了叫 “奶奶”,那一声软糯的 “奶奶”,让李大妈心里乐开了花。再后来,小宝学会了走路,摇摇晃晃却又无比坚定地走向她。李大妈高兴得眼泪止不住地流,觉得这几年的辛苦都值了。
为了让孙子学好走路,李大妈特意给他买了个学步车。学步车很稳当,陈小宝被兜在里面,可以慢慢往前挪动,车还能播放欢快的音乐,逗得小宝咯咯直笑。这学步车可帮了李大妈大忙,她的胳膊因为长时间抱孩子,经常疼得钻心,现在不用总是抱着孙子,也能轻松一些了。
可是这学步车被王梅看见后,又成了矛盾的导火索。
“妈,网上都说了学步车是智商税,孩子依赖上学步车就不会自己走了,腿也会越长越弯的。” 王梅皱着眉头,满脸嫌弃地说道。
李大妈听了,心里一阵失落,自己好心好意给孙子买的学步车,怎么又买错了呢?不过为了孙子着想,她还是默默把学步车退掉了,然后每天弯着腰,牵着孙子的小手,一步一步地教他慢慢学走路。
陈小宝在奶奶的看护下慢慢长大,一转眼就到了该上幼儿园的年纪。为了让儿子不输在起跑线上,王梅给陈小宝报了个全外教幼儿园。
一年的学费就要 12 万元。王梅独自把这件事儿办妥,然后在饭桌上,才清了清嗓子,故作轻松地把这事儿说了出来。
李大妈听了,顿时觉得一阵肉疼,上个幼儿园就要花掉 12 万,这也太贵了吧,那以后上学可怎么办?
“不行,我不同意。上个幼儿园而已,哪儿用得着找这么贵的?” 李大妈把筷子一放,满脸严肃地说道。
“妈,您这是什么话,你难道不想让你孙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吗!” 王梅提高了音量,眼睛直直地盯着李大妈,眼神里满是不满。
“可是小梅,这才是幼儿园,钱不是这么花的啊。” 李大妈眉头紧皱,试图劝说儿媳。
“反正我已经办完了,您不同意无效,我只是通知你俩一下。” 王梅云淡风轻的样子让李大妈气不打一处来。
“小梅,钱不是你一个人的,这个家也不是你一个人做主就行了。” 李大妈气得浑身发抖,将碗重重地砸在桌子上,双手紧紧攥着衣角。
“你什么意思啊妈,我为您孙子好还有错了?” 王梅也 “啪” 的一下撂下碗筷,站起身来,大声吼了回去。
一旁的陈志远见势不妙,却并没有帮着李大妈说话,只是打着圆场说让李大妈不要计较,钱花了还能赚回来。况且现在的教育很内卷,多花点钱让孩子享受高质量的教育没毛病之类的话。李大妈虽然是退休老教师,但是有些新鲜词儿她还是搞不懂。所以她不懂什么是内卷,不明白儿子说的那些话。
她也想让孙子接受好的教育,只是不明白一个幼儿园怎么就要 12 万。她只知道,现在这个家她做不得一点儿主了。
大人吵架对小孩来说很可怕,孙子被吓得 “哇” 的一声哭了起来,嘴里还含着没咽下的饭。李大妈一看,吓坏了,也顾不上吵架了,连忙抱起孙子哄着:“乖小宝,不哭不哭,跟奶奶回屋去。”
李大妈端着孙子的饭碗回了屋,耐心地哄着孙子。她自己还饿着肚子呢,好不容易把孙子哄好,让他乖乖吃完了饭。
回到客厅一看,饭桌上一片狼藉,饭菜都被儿子儿媳吃完了,碗筷却还等着她收拾。等到收拾完厨房,李大妈腰酸背痛,肚子还咕咕叫了起来。她翻箱倒柜,最终啃了个面包才勉强充饥。
眼泪不争气地流了下来,从前老伴儿还在的时候,她从没受过这样的委屈。儿媳不领情也就算了,儿子一点也不管家里的事。李大妈只能默默吞下情绪,日子还得继续过下去。
孙子上幼儿园的事就这样定了下来,到了入秋的时候,陈小宝上了幼儿园。
03
李大妈每天负责给他做饭,接送他上下学,比之前轻松了不少。也有时间跳跳广场舞,和其他老人聊聊天、散散步了。
李大妈第一天送孙子的时候进去看了一圈,那所幼儿园确实很不错,从里到外都建得很高级。小孩中午可以吃一顿营养均衡的午饭,还有单独的床位可以午休。
李大妈按了按那个床垫子,可比家里的舒服多了。教学场所也是又多又大,各种教学设施应有尽有,音乐室有各种乐器,还有画室、外语教室以及专门的外教。甚至还有智能机器人供孩子使用。
小宝一下子就被里面的新鲜玩意吸引住,也不哭闹着要回家了。李大妈很欣慰,也就接受了一年 12 万学费的事儿。
这天,李大妈像往常一样接小宝放学。陈小宝从幼儿园门口走出来,一脸闷闷不乐的样子。明明每天接他的时候他都很高兴,甚至不愿意离开小伙伴们。今天这是怎么了?李大妈纳闷儿了。
李大妈牵起孙子的手准备往前走,陈小宝却一下子把手抽了出去。
“我不要奶奶,我要爸爸妈妈!其他小朋友都是爸爸妈妈来接,只有我是奶奶来接,他们都笑我没有爸爸妈妈。” 泪珠在陈小宝眼睛里打转,他 “哇” 的一声大哭起来。
趁着还没走远,李大妈回去向老师了解了事情原委。
原来,几个小朋友一起玩的时候,说起陈小宝每天都是奶奶来接。就嘲笑他是不是没有爸爸妈妈。
陈小宝极力辩解,说自己有爸爸妈妈,只不过平时都是奶奶接送。因此,几个玩得好的小朋友也开始不和他玩了,所以陈小宝很委屈。
李大妈听完心里不是滋味儿,孙子的成长不能只有她一个人陪伴。父母都是很重要的角色,是不能缺少的。
回到家后,李大妈怀着忐忑又忧虑的心情,向儿子儿媳说起了这件事。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显得平和,不想引发不必要的争吵,但内心还是忍不住担忧儿子儿媳能否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。
“妈,当初可是您催着我生的小宝,也是您保证生下来由您全权负责,怎么现在要反悔了?” 王梅一听,立马皱起眉头,语气中带着一丝质问。
“妈不是这个意思,就是孩子成长需要你们陪伴,我是承诺了要一直管着,可你们也不能一点儿也不管啊。” 李大妈耐心地解释着,眼神中满是无奈与期盼。
作为一个退休老教师,李大妈教过的学生不计其数,她深知父母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,也清楚缺少父母陪伴的孩子可能面临的心理问题,她实在害怕孙子日后与儿子儿媳感情疏远。
可是,当初为了满足老伴儿的心愿,李大妈确实信誓旦旦地承诺过,让儿媳妇无需操心孩子的事。王梅似乎早已习惯将孩子全权交给婆婆,并没有把儿子渴望父母陪伴的需求放在心上。李大妈自知理亏,便没再多说,只能默默继续任劳任怨地照看孙子。
时光匆匆,一转眼,陈小宝五岁了,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正是调皮捣蛋的时候。最近,他不知从哪瞧见别的小朋友有平衡车,便也闹着要买。
“奶奶,别的小孩都有平衡车,我也想要嘛,奶奶最好啦,给我买一个好不好?” 陈小宝睁着水汪汪的大眼睛,可怜巴巴地望着李大妈,那眼神仿佛在说,只要奶奶不答应,他的世界就会崩塌。
李大妈向来疼孙子,哪经得起这般软磨硬泡,咬咬牙,花了九百多块钱,给小宝买了个质量上乘的平衡车。陈小宝一见,高兴得一蹦三尺高,刚出店门,就迫不及待地跨上平衡车,想要一展身手。
李大妈正忙着结账,没来得及多留意。只几秒钟的工夫,就听到 “哎哟” 一声,陈小宝连人带车摔了个四仰八叉。
“我的小祖宗哟,怎么这么不小心!” 李大妈心急如焚,赶忙跑过去查看。只见陈小宝膝盖擦破了皮,鲜血渗了出来,胳膊肘也磨得通红,疼得他 “哇哇” 大哭,左腿更是疼得动弹不得。
李大妈心疼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,急忙带着陈小宝去了医院。一番检查后,医生严肃地告知,小宝左腿骨折了。李大妈一听,心像被狠狠揪了一下,自责不已。
“这得多疼啊,小宝乖,都怪奶奶没看好你。” 李大妈轻声哄着陈小宝,陈小宝嘟着嘴,满脸委屈,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。李大妈哪忍心责怪,只能轻声安慰。可她心里清楚,儿媳妇知道这事儿,肯定又得责怪她。
果然,王梅得知儿子骨折,火冒三丈,瞬间发飙。
“妈,您带不好孩子就回老家!” 王梅双眼圆睁,大声呵斥,眉头拧成了一个 “川” 字,满脸的愤怒与不满。
“王梅,你凭什么赶我走?我辛辛苦苦给你带了五年孩子,一直任劳任怨,就因为这一次意外,你就要赶我走?” 李大妈气得浑身发抖,声音也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,心中的委屈如决堤的洪水般涌了出来。
“是您自己说会照顾好孙子的,可看看现在,他骨折了,可不是普通的小伤!我看您还是收拾包袱回老家吧,再把小宝交给您,指不定还会出什么更严重的意外!”
王梅丝毫不留情面,当初她本就不太愿意这么早要孩子,是李大妈一直催促。现在出了事,她把所有的不满都发泄了出来。
李大妈的心仿佛被重重击了一拳,凉透了。五年来的辛勤付出,难道就因为这一次意外,便要被全盘否定吗?
“好好好,我下周就走,我听你的,行了吧!” 李大妈满心委屈,小孩子调皮好动,谁能保证时时刻刻都能照看周全?
受点伤也是常有的事,她这个当奶奶的,心疼还来不及呢。可如今,却被儿媳如此指责,这个家,似乎真的容不下她了。
房子是她和老伴儿大半辈子的心血,退休金也是她一直省吃俭用为孙子攒下的。既然儿媳如此绝情,那她便决定带走这两样东西。
李大妈开始四处咨询律师,在律师的帮助下,悄悄办理手续,将儿子的房产过户到自己名下。一切办妥后,她选了一个静谧的夜晚,趁着大家都熟睡,轻手轻脚地收拾好行李,准备赶凌晨的火车回老家。
当她收拾完,拿着房产证和退休金存折,走出房间时,恰好王梅在客厅加班。
“妈,你手里拿的是什么?” 王梅看到李大妈手中的东西,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。
李大妈正满腔怒火,见儿媳发问,也不再隐瞒。
“要我走可以,但这房子是我和你爸买的,退休金也是我攒的,我得拿走。” 李大妈直视着王梅的眼睛,语气坚定。
王梅一听,顿时急了。房子没了,他们一家三口住哪儿?而且退休金一直说是给儿子攒的,婆婆怎么能说拿走就拿走?
“那是我儿子的钱!你凭什么拿走?” 王梅气得站起身,大声质问,脸上写满了愤怒与不甘。
“这钱我确实是给小宝攒的,但存折在我名下,自然我说了算。” 李大妈出奇地淡定,因为她手机里有一张照片,那是她之前无意间发现王梅和一个陌生男人举止亲密的画面。她知道,这张照片足以让王梅方寸大乱。
“王梅,你还好意思质问我,就凭这个!” 李大妈果断地亮出手机,照片上的场景清晰可见。王梅定睛一看,脸色瞬间变得煞白如纸,双腿一软,“扑通” 一声,直接对着李大妈跪了下来……
原来,那天李大妈出门办理房子相关事宜,路过一家咖啡店时,无意间瞥见王梅正与一个陌生男人相对而坐。
起初她以为是工作上的应酬,可走近一看,那男人竟然将手搭在了王梅手上,而王梅不仅没有躲开,还面带微笑地与他交谈。李大妈又气又恼,当即拿出手机拍下了这一幕。
此刻,王梅望着照片,欲哭无泪,只能跪地求饶。
“妈,我不是故意的,那是我上司,他一直纠缠我…… 我不敢得罪他,怕丢了工作,所以才……” 王梅泪流满面,泣不成声地解释着,眼神中满是惊恐与无助。
李大妈面无表情,冷冷地说道:“就算是这样,你也不该和他有如此亲密的举动,你这就是出轨。既然你做出这种事,就没资格再住这房子。”
哭声和争吵声惊醒了睡梦中的陈小宝,他迷迷糊糊地跑出来,看到妈妈跪在地上,奶奶一脸严肃,吓得 “哇” 的一声哭了起来,扑到李大妈腿边,紧紧抱住她的大腿。
“奶奶,不要走,不要赶妈妈走……” 陈小宝哭得上气不接下气,稚嫩的声音充满了恐惧和哀求。
听到儿子的哭声,王梅赶忙起身,她不想在儿子面前如此狼狈。而陈志远也被吵醒,睡眼惺忪地走了出来,看到母亲身旁的行李箱,一脸茫然。
“妈,您这是要去哪儿?” 陈志远惊讶地问道。
“你还好意思问,问问你的好老婆吧!” 李大妈没好气地说道,对儿子的不作为失望透顶。婆媳有矛盾时,他从不调解,只会和稀泥,根本解决不了任何问题。
王梅生怕李大妈把照片的事告诉陈志远,连忙解释说婆婆想回老家,已经买好了火车票。
李大妈看着怀里哭成泪人的孙子,心一下子软了下来。她实在不忍心让孙子小小年纪就生活在单亲家庭中,再加上王梅和那个男人似乎也没发展到更严重的地步,思索再三,决定给王梅一次机会。
“小梅,妈再给你一次机会,我走以后,你好好反思反思。咱们各退一步,好好过日子。” 李大妈望着儿子儿媳,语重心长地说道。
王梅低着头,不敢直视李大妈的眼睛,默默地点了点头。她知道,自己理亏,婆婆能给她这个机会,已经实属不易。
哄好小宝后,李大妈还是踏上了回老家的火车。一路上,她望着窗外飞逝的风景,心中五味杂陈。
她不知道自己这一走,这个家会变成什么样,也不知道自己的决定是否正确。但她明白,有些事情,必须给彼此一些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和改变。
李大妈最终没有拿走房子,只是将自己所有退休金都带走了。她这么做,是想让儿子儿媳知道,养育一个孩子究竟要付出多少金钱和心血。她不可能照顾孙子一辈子,他们作为父母,必须承担起应有的责任。
“不就是看孩子吗,有什么大不了的。” 王梅嘴上虽然这么说,但心里其实也没底。在她看来,带孩子再辛苦,还能比上班累?她压根儿不信。
然而,现实很快就给了她狠狠的一记耳光。
李大妈走后,王梅顿时手忙脚乱,完全不习惯照顾儿子。每天早上,儿子着急上学,她却连一顿像样的早饭都做不出来。好不容易学会煎个鸡蛋,却总是掌握不好火候,煎出来的鸡蛋黑乎乎的,焦糊味扑鼻。
“儿子,你再等等,妈妈重新给你煎一个。” 王梅手忙脚乱地说道。
“妈妈,别煎了,再不走我就要迟到了。” 陈小宝头发凌乱,睡眼惺忪,衣服和袜子都还没穿好,着急地催促着。
“可是你早饭还没吃呢,算了,路上买点好了。” 王梅无奈地放下手中的活儿,赶忙过来给儿子穿衣服、洗漱。
一路上,车子堵在上班早高峰的车流中,动弹不得。王梅心急如焚,不停地看着手表。等终于把陈小宝送到学校,已经迟到了很久。
平日里,王梅给小宝网购衣服,每次买回来一试,不是大了就是小了。
“原来儿子都长这么高了啊。” 王梅看着穿着不合身衣服的儿子,有些惊讶地说道。
“妈妈太不靠谱了,连我穿多大的衣服都不知道。” 小宝撅着小嘴,满脸的不高兴。
日子一天天过去,小宝上学动不动就迟到,没少被老师批评。妈妈做的饭菜难以下咽,小宝根本吃不下去。可妈妈又不许他吃零食,有时候他只能饿着肚子去上学。
“还是奶奶靠谱,奶奶什么都会,我要奶奶不要妈妈。” 小宝忍不住嘟囔着,对奶奶的思念愈发浓烈。
04
时间一长,小宝实在受不了了,哭闹着要奶奶回来。王梅看着儿子可怜巴巴的样子,心里也不好受,但她拉不下脸叫婆婆回来,毕竟当初是她把婆婆赶走的。
小宝生日那天,陈志远和王梅买了个蛋糕,像往年一样给他过生日。只是,今年的生日宴上,少了李大妈。小宝心里空落落的,他用妈妈的手机给奶奶打视频电话,仿佛奶奶就在身边一样。
孙子已经七岁了,再到秋天就要上小学,已经有了小大人的模样。看着手机里的奶奶,陈小宝奶声奶气地问道:“奶奶,你什么时候回来呀,我好想你。” 说着说着,忍不住开始抹眼泪。
“你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不还嫌弃奶奶来着?怎么现在想奶奶啦?” 李大妈笑着逗孙子,眼眶却微微泛红,声音里带着一丝哽咽,她怎么也没想到,自己在孙子心中竟如此重要。
陈小宝抽噎着,奶声奶气地说道:“奶奶,那时候我不懂事嘛。现在我知道了,奶奶对我最好啦,妈妈做的饭不好吃,还老让我迟到,我好想奶奶做的饭,想奶奶接送我上学。”
听到孙子这番话,陈志远和王梅的脸 “唰” 地一下红了。他们对视一眼,眼神中满是愧疚。王梅张了张嘴,想要说些什么,却又觉得此刻任何解释都显得苍白无力。
陈志远看着屏幕里母亲略显沧桑的面容,心中一阵刺痛,轻声说道:“妈,我们错了,这些日子我们才真正体会到您的不容易,您为这个家付出了太多,我们却一直都没好好珍惜。”
王梅也赶忙附和:“妈,我真知道错了,之前是我太任性,太不懂事,您就原谅我吧。您回来吧,这个家不能没有您。”
李大妈看着儿子儿媳那满是懊悔的模样,心中五味杂陈。这大半年来,她在老家,白天对着空荡荡的屋子发呆,晚上常常在梦中与老伴儿和孙子相见,醒来却只有无尽的孤寂。她何尝不想回到那个家,可心中的委屈与顾虑,又让她犹豫不决。
“妈,您就回来吧,我保证以后一定好好孝顺您,多分担家里的事,再也不让您受委屈了。” 陈志远继续诚恳地说道,眼中满是期待。
陈小宝也在一旁使劲点头,举着小拳头说道:“奶奶,您回来嘛,我以后也乖乖听话,不惹您生气。”
李大妈看着祖孙三代同框的画面,终于忍不住,泪水夺眶而出。她擦了擦眼泪,说道:“行,奶奶过段时间就回去。”
挂了视频电话,王梅和陈志远陷入了深深的反思。他们决定,从现在开始,一定要做出改变,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,好好弥补之前对母亲和儿子的亏欠。
接下来的日子里,王梅和陈志远努力学习如何照顾孩子,如何操持家务。王梅跟着网上的教程学做饭,从一开始的手忙脚乱,到后来渐渐能做出一桌像样的饭菜;陈志远也主动承担起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任务,还会陪孩子做作业、做游戏。
而李大妈在老家,也开始慢慢调整自己的心态。她参加了社区的老年活动,结识了一些新朋友,生活逐渐充实起来。但她心里,始终牵挂着孙子和儿子儿媳。
终于,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,陈志远亲自开车回老家接李大妈。一路上,父子俩都有些沉默。陈志远时不时偷偷看向母亲,想要说些什么,却又不知从何说起。
到了家门口,陈小宝早已在门口翘首以盼。看到奶奶的那一刻,他像一只欢快的小鸟,飞奔过来,紧紧抱住李大妈的腿。
“奶奶,您终于回来啦,我好想您呀!” 陈小宝仰着小脸,开心地说道。
李大妈笑着摸摸孙子的头,走进家门。只见屋里被收拾得干干净净,餐桌上摆满了她爱吃的菜。王梅有些羞涩地从厨房走出来,说道:“妈,这都是我照着菜谱学做的,您尝尝合不合口味。”
吃饭时,一家人围坐在一起,氛围格外温馨。陈小宝不停地给李大妈夹菜,嘴里还念叨着:“奶奶多吃点,这是妈妈特意为您做的。”
李大妈吃着饭菜,虽然味道还有些生疏,但她却觉得格外美味。她看着懂事的孙子,看着努力改变的儿子儿媳,心中满是欣慰。
从那以后,李大妈不再像以前那样独自承担所有家务和照顾孩子的重任。王梅和陈志远积极参与到家庭生活中,一家人分工合作,日子过得越来越和美。
陈小宝在充满爱的家庭氛围中茁壮成长哪些证券公司比较好,变得更加开朗活泼。而李大妈,也终于能在晚年享受到天伦之乐,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。这个家,在经历了风雨波折后,终于迎来了温暖而美好的阳光。
发布于:河南省汇融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